2015年6月25日

暑期活動—自由範圍篇

兒時,常常想出街。天晴想出街,天陰想出街,落狗屎想出街,風球愈大愈想出街。無他,因為一落街,就由一點出發,可以無目的地四周走。

英國曾有一個研究,比較了三四十年前同今天孩童,他們日常的活動範圍。結果指出,以前的細路,自主生活範圍足足有幾公里;而現在的當然不同了。不同不單在於範圍可能縮少,更重要的是今天的自由活動範圍由一個以公里計的面或圓周,變得了一個個小點。

有看港產電影《點對點》的朋友都知道,鐵路沿線已經改變了我們對可涉足的活動範圍的想像。以往靠腳之步行、或靠踏單車可即的,限制很少。街道上有人、有生活,所有東西都有個性,花碌碌的。眼定定看蟻路,跟著走,這樣就半朝,天馬行空地想,這跟即將上演的《蟻俠》有得比。

沒有鐵路的香港仍是野性的。不靠鐵路的步行,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,在香港還是可能的。翻開《地圖王》,親子的地方可以不是圍著平原山腳的城市,而是它沒有 標示出來的空白。這些空白,可以是大廈的走火樓梯。從二十樓或更高的樓層往下往上走一轉,能令孩子多點了解所居住的空間。可以是後巷。可以是接駁地鐵站與 地鐵站的鐵路橋底或地面。如是去走,一直向「不方便」之處走,你便會意覺,方便二字的罪惡跟個貪字原來是密友。

自由活動的範圍若多限定在社區內發生,那對社區的想像應是可供大人細路任意穿梭的空間與時間。世上最早的自由,其實是行動自由。寫到這裏,我想起十六歲星加坡少年余澎杉(Amos Yee)。

暑期活動—推介篇

香港教育城有一個連結,叫家長童學—親子好去處。按入去看看,活動其實不少,有戶外又有室內。家長學童一齊去,也夠消磨好幾天。我覺得大家可以想想,為子女設計兩三日的行程,跟住建議去玩玩,然後又想想,如此的設計有甚麼好的,又有甚麼不好。

我曾試過跟著這樣的路線走,結論係得出一個悶字。但小孩子其實不覺得悶,只要你按著自己,儘可能少說不要這不要那的親切提示,他們總能有自己的天地。例如 到博物館,我們總是依著展館的設計走,不看完整套的展覽不罷休。但看展覽其實不是吃大餐,吃不完不會浪費的。小孩子若有蹲身細看一件東東而花上了比他年齡 可以付出的專注力,你要做和可做的,並不是提醒他尚有別的展品等他看。反而,你走近他,問問他某東東的美善所在。這樣,你或從他身上重新學到甚麼叫欣賞。

暑期活動—電影篇

我覺得除了豬囉紀,還可有別的選擇。不如搞次暑期兒童戶外放映會(節),有冇得諗呢?

嗱,一般黎講,帶小朋友入戲院睇戲,都會選合家歡卡通電影。先不理題材好壞,藝術價值等問題。入到戲院,除集體大笑大叫位,小朋友偶爾多問幾句,多說幾嘴,我們都不禁會“薯”下佢。咁樣其實幾影響觀賞。

戶外放映好玩在容許適度的談話交流聲音,大人細路也較為自在。我同阿女講呢個建議時都幾興奮,點知佢話唔好。我問點解,佢就話怕有蚊!激死!

暑期活動—宗教篇





今天早上過海,到天后間古廟參觀。這裏裝潢豐富,有層次。之後便去大坑食日本拉麵。由於天口㷫,所以夾到中央圖書館周三一點開館,入去降溫兼借書。

過完冷河,我們仨跳上叮叮,出發到跑馬地。到左馬場就必講八九民主歌聲獻中華那段古。接著到波斯墳場(印度廟)、香港墳場同天主教墳場行了一轉。逐個墓頭看看,多少令人感知這片土地有過的殖民歷史,也是有不同種族聚居的地方。

回程經馬莎,碰巧看到友人掃貨,我也忍不住手買了兩set。買二送一,吃完可以肥一點嗎?

2015年6月11日

暑期活動

臨近暑假,家長便頭痕。理由很簡單,因為大部份家長都沒有暑假!所以暑假就像老師發展日,又或是因天雨而停課的擴大版。而這版本,一擴就個半月。

回應此頭痕,我們一般會為孩子安排這,安排那。有不少家長的指定動作是為孩子報讀五至六種課程:打波、游水、學器、再加中英數等。其中的目的也很簡單,就是要找東西來代替上學這部份。

現在幼小中學生花在學校的時間愈來愈長,這不單影響了他們身心發展,甚至也影響了家長的想像力。

現在的學校教育有許多問題,學校繁多的行政令教師疲於奔命,考試制度又構成學生學習上的障礙。教育的成敗,久而久之便由那些仍有信念與熱誠的老師死命來維持著。沒有他們的堅持頂硬上,學校大概就只是學店。

學校制度的變革如此失敗,怎樣也要歸究梁錦松的改革,後又有羅范國章的發展,到近年吳克儉的愛國情懷所賜。他們在急速地改變著學習和學校在社會功能;速度快到校方、家長、學生許多時都無所適從地一味的慌。由功課到考試範圍,到成績與未來升學的關係這等細微的部分,到學校作為一種意識植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,都很厲害地改變著活在社會中的我們。

學生在校時間愈長,對學校以外的東西經驗便愈少。這是一種反比關係。有說通識科令中學生公民意識加強,但若他們沒有行出來,具體感受參與社會議題,他們與社會的關係仍是多停留在書本上,為考試而服務而已。

老生常談,學習與學校是兩回事。要從學校這制度內完全體現學習,這有點椽木求魚。但家長們在忙到發癲再加金屬疲勞的情況下,對暑假的想像,亦惟有順理成章重複平日上學的內容:要有術科又要有體藝。不過,這只是傷腦筋而非動腦筋之舉。動腦筋應有點快樂的效果。

若你夠膽色,暑假可以無為而治,跟孩子約法三章,要求他們出街交代清楚人事地便可。若孩子年紀仍小,建議你開放一點自由度,容他們落街玩玩跑跑其實不錯。暑假儘可能不要為他們編時間表了。他們在室內室外大玩大叫,由他們吧!成年人做到癲偶爾都會大叫,所以不要在音量上奴役少年人倒好。

家長的想像力,在學校制度的發展中,想像力被扼殺。我對暑期活動的建議,是針對孩子和家長兩方面的。如上說,對孩子的暑期活動態度與做法,應是竭盡努力不去做安排,由他們自行學習是最好的。

對家長而言,暑期活動也是要放過自己,盡量擺脫學校這制度對你想像孩子學習的規範。暑假時,不要只有親子活動班。多去飲茶,有空便帶孩子走你曾經走過的孩童路,讓他認識你的過去。

暑期活動,我總覺得要有街道,有人氣,有你,有孩子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