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左師兄,自然也多了一雙師兄眼睛看世界,從此我的生活圈子也好像多了二三十萬個保安員似的。從住宅到商場,由學校到公園,梗有一個响左近。以前我與保安員都是擦身而過的,知道他們的工作很辛苦,賺到的金錢也不多。現在多了身體和情感的認同,明白那種有口難言,講出來別人也未必明白的鬱結。
一、非關淺嚐體驗:
關心我的朋友,碰面時幾乎都會好奇地一問:「為何你會去當保安員?」老實說,來到今天我也不太懂得怎樣說出一個完滿的答案來,甚至我對這個問題落在我身上愈來愈感到不自在。
我猜我們對保安工作都有一種想法,認為當保安員的大都是低學歷低技術的人;所以若讀過一點書,擁有一點學識的,都不會及不應當保安員,因為他仍有別的錢途可往。的而且確這是正常不過的社會事實,以保證社會整體的發展,資源分配合理。但我從報考保安證書那刻起至今,並沒有考慮到社會對我的期望,也十分懷疑學識是否找到好工作的有效保證。
我當保安並沒有甚麼神秘理由在背後。就是由於想找一份工,所以便報上了。有人或會追問,為何這麼多工作不做而偏偏揀做保安?這個我也不太懂得回答,因為從來就談不上對保安有著偏偏的鍾情。若真的要找個理由的話,大概是保安工作時間有彈性吧。另一邊廂,我一直沒有排除未來會找別樣的工作做這個可能。
如此這般不理三七二十一,有工便去做,應是不少參與低層工作工人的寫照。一份工不夠生活開銷,便做兩份,沒有甚麼大不了。有時間嗎,也用來頂多更,多一個小錢防身比任何事都真實。我們對著一位保安員或清潔工,少有去問他為何當這種工作。當看見一名清潔工落班不久又在樓面上班時,我們也未必會問為何你要這樣做。這一切問題就像其他與貧窮有關的問題一樣理所當然的注定,少有人問津跟進。當你知道我是老師,是傳道人,也當了師兄,你會好奇一問。這一問之所以令我不自在,因為其背後載滿了各種對應然和合理的理解,對人好奇與麻木的分辨。一旦當我穿上了制服,沒有人會再問我為何,事關我的生命也就落入了注定之中。我也就是這樣一頭栽進了這種生活中。
二、職業無分貴賤:
有人會說,職業無分貴賤,保安也是一份正當職業。這樣說一點也沒錯,因為它是一個正確的道德判斷,但卻缺乏了階級分析。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剛剛發表了一項調查,指出過去兩個月共訪問了八大資助院校百多名保安員及清潔工,發現除了沒有將工作外判的中文大學,低層員工時薪最少有46.4元外,其餘七間大學均把同類工作外判,時薪介乎34.1元至41.7元。該調查亦指出,理工大學校長的薪酬跟校內一名外判清潔工比較,居然有63.5倍之差距。[1]
香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、九十年代初始,便迎上了新自由主義的浪潮,各政府及公營的事業紛紛實行公司化,許多大型基建項目也以專營權模式交予私人機構承辦。資本累積確實豐厚了,但卻只集中於大財團企業身上。工人與僱主處於一種不公平的關係下,勞動者看不見光榮,外判和判上判處處,進一步令工人處境孤立無援。愈低層的工人,保障也愈少。
三、外判(不)了甚麼?
縱然環境愈見惡劣,低層工作的勞動者卻仍不時發光發熱,為社會帶來盼望,同時也反影出社會的荒謬來。在過去一個星期,香港浸會大學便爆出了外判管理學生宿舍的保安公司,先調職,後解僱了一名女保安員。事件中被解僱的女保安員霞姐,駐守宿舍數年,因為她與學生關係良好與及個人對工作的熱誠,連續三年獲學生投票選為最佳保安員。可以想像,在今時大學生活不再輕鬆,學業的壓力有增無減的情況下,回到舍堂推門一刻,能有保安抱以溫暖的問安關心你,多少也是一份生活的支持和鼓勵。
霞姐被調職、被解僱的消息很快便傳遍校園,浸會大學學生事務處亦先後因應學生的關注及要求,兩次向同學發出通告解釋事件。第一封信在周初2月2日發出,交代事件的發生時序間外,亦說校方已「安排保安公司高層與舍堂組同事一起檢視錄影片段,保安公司其後認為投訴屬實,因此作出人事調任安排。(校方)尊重保安公司的決定,並已督促保安公司必須維持服務質素。」事隔數天到2月5日,校方再向同學發信,這次信中提及校方舍堂輔導長與學生再翻看錄像,「保安服務外判商經考慮後,基於『霞姐』事件存有疑點,在諮詢大學後決定報警,由警方作獨立調查。據(校方)了解,在警方調查期間,保安服務外判商會考慮對『霞姐』採取停職留薪方式處理。」
比較兩封校方學生事務處的信件,校方由初時信納尊重外判保安公司解僱霞姐的決定,到後來保安公司認為錄像有疑點,才把事件交予警方調查,亦考慮對『霞姐』採取停職留薪方法處理,其中若沒有學生的努力,大學大概也就闊佬懶理,霞姐也急忙著找另一份工作而飄流到另一個外判工作間。
霞姐在事件交警方調查前,一直缺乏公開公正的對待,根本就連申辯以證清白的機會也沒有。這樣的處理,只見低層勞動者處於被忽視及被消失中苦苦掙扎。而做為保安員的我,在這些消滅中,多了一點消散後殘餘的記憶。
(本文刊於《明報》星期日生活。2016年2月7日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