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去冬來,或是春回大地以先,居間總有一份爽與涼意。不過近年對這份涼爽卻是少了知覺與感受。這關乎體質,也關乎社會常被喻為進入寒冬與黑暗有關。
身體底子好時,微涼送爽,快意精神。身體不好時,只有冷與熱,甚至冷熱不分,甚麼時候都總要多帶件外衣,以防突襲的勁風和冷氣。後者為主。
調較不了的冷氣處處,消費者連消費的環境也無權改變,聽命的同義詞其實是強制,選擇與魚魚得水無干。真的一筆就把我清掉了。連感受也不由自己。
亞當與夏娃,在秋意綿綿之際,赤著身子感受到的應該不是凍,而是爽。這份天起涼風之環境與感受,是今天時裝的歷史起源,質料改革由葉子轉變成毛裘。那是為保暖關愛,還是代贖的標記?我關心的是,為何是保暖,而不是保存著涼爽介乎之冷與熱中間之感。救贖要造就的不應是簡單與勉強的冷或熱,而是人對環境之豐富感知。
感受涼爽在於身體,道成肉身首要的不是靈魂。財爺四字真言的心中富有,只涉曾任同一崗位的梁錦松,無涉文明精神傳統的升華。到頭來,他的熱只是一份自high,寄語的青年,只能感到一份冷。近年有一流行關鍵詞叫涼薄。